咨询电话:4000-456-866
注册 登录

财务管理人才(第一章)

来源: 时间:2016-12-12

第一章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的发展现状

企业财务管理是以资金流动为主线,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通过资源配置,提供决策支持,实现价值创造的各种财务活动的管控。人才队伍是财务管理的主体。根据最新调查显示,现代企业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承担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等基本职能,而且要更多地承担企业投融资决策、股权结构优化、风险规避、利益分配等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重要责任。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局面,更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站在企业整体战略发展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熟练地运用当代财务管理及金融分析理论和方法,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为企业创造价值(使企业价值最大化)。那么,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在这方面的情况如何呢?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进行详细的梳理、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

第一节  基本情况

了解、掌握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的现状,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从数量、分布、水平和能力、市场地位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地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一、企业财务管理人才总体数量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将财务管理等同于会计工作的现象。因此,我国的财务管理工作起步比较晚,与之相伴的财务管理人才成长时间也比较短。也正是由于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正处于健全、完善的阶段,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总体确切数量,难以像考取会计资格证的人员数量那样,进行一个确切、准确的数字统计。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另一个侧面,把握、了解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人才总体数量的相关情况。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报告》公开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的企业总数就已达到22,579,475家。而另外一个数据,关于财务管理人员的总体数量,将全部会计人员都纳入计算的话,我国会计人员数量约为1600万左右。
可以看出,两个数据的绝对值都非常大,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同时,我们再来看一下每一个企业财务人员的分工,现实中,每一名财务人员在各个企业中担当的角色不同,按照科学的理论推断,5个会计配1个经理,5个经理配1个总监,可以得出,财务人员不同职位之间的比例为25:5:1,这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根据这一判断,我国大约有1290万财务人员在从事着最基础的会计核算,包括开票、报税、登凭证、做总账;258万财务人员在从事着中基层的管理工作,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常规的财务审核、ERP总账模块管理;40万财务人员在从事着高端的财务管理工作,如战略预算、投融资等。
注:以我国会计人数为参考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虽然是一个财务管理人才的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尤其是高端的财务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其中能够较好地为单位管理高层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信息的财务管理人才匮乏,人才力量比较薄弱。
二、企业财务管理人才情况分析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从低层次人才、专业人才、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三个层次,看一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的具体情况。
(一)低层次人才方面
当前,对于中国的财务群体来说,传统的财务会计人才已经严重过剩。这一现象,可以从我们上面的分析中看出来。另一方面,从我国每年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情况,也可得出这一结论。根据相关权威统计数据,我国每年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人数达到60000——65000人,而且,大多数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为最基层的记帐工作,甚至于成为“帐房先生”。更为严重的是相当一部分人存在“毕业即失业”的情况。这一点,不妨从职友网最新调查的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较低的薪酬水平来看一下:
截至 2016年10月,该网站取自2508份样本的调查结果表明,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平均工资水平为5830元。从图中可以看出,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最低薪资约为3000元左右;毕业8到10年后,最高薪资约为15000元左右,应该说,工资水平不高。
(二)专业人才方面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要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在企业战略上领先,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尤其要利用资本市场的各种金融工具规避风险和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真正掌握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并能够理性开展投资和融资活动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就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呈现出会计人才过剩,但是专业财务管理人才却很匮乏。
这一现象,可以从各地的财务人才就业情况反映出来。根据最新的权威报道,在南京的求职者中,财务、出纳等职位的供求比例,竟然达到了46:1。同时,这一现象并不鲜见,在广州、西安、重庆三大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上,需求排行榜前10的职位,都没有出现财务类职位的身影。在成都人才市场的人才库中,会计专业是存量最大的一个专业,以至于每5名求职者中至少有一个是学会计的,并且大多数是近几年毕业的。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中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优秀的财务管理和金融人才相对匮乏,而目前国内财务人才培养机制还不能有效满足这种急切而庞大的需求。
(三)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方面
对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与认证,已引起相关部门、培训机构的重视,2000年左右,在相关部门指导下,一些培训机构已经进行各类财务总监(CFO)的培训工作和展开相应的认证工程。具体负责部门有财政部、人社部等,培训课程包括企业战略、财务决策与控制、国际融投资、资本运营、全面预算管理、企业风险防范、财务掌控、企业并购重组、上市和公司治理等。各认证经培训考试合格,获得各主管机构颁发的财务总监CFO资格证书,全国通用,一些证书已纳入国家资格证书管理体系,可以作为企事业单位聘用、相关人员晋升的重要依据。这说明,提升财务总监能力不仅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也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知。(也可进一步简要介绍一下我协会的培训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化,财务管理方面的准则逐步与国际接轨,企业必须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进行投融资管理、商业模式创新、预算内控、资本运作和实现风险规避等。但是,目前我国具有此类能力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存在巨大缺口。财政部原副部长张佑才说:“中国目前急需约30万CFO类财务管理人才,将逐步建立相关资格准入制度。”
那么,当前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人才情况怎么样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
1、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不妨借用一个较为知名网站的最新调查结果。从日前猎聘网人才大数据研究中心公布的27771名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数据,可以看出:
在性别、年龄比例上:超过70%为男性,约55%的人才集中在40至50年龄段。
在学历比例上:90%以上人才学历都在本科以上,其中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的比例较高,这反映出高级财务人员的专业多元化和能力高端化,也为他们走向更高的领导岗位埋下伏笔。
在地区比例上:超过60%的高级财务管理职位需求分布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杭州高级财务管理职位需求占比10.4%,排名仅次于北京、上海。其中,年薪超过百万高薪职位中,更是有超过70%的职位分布在此。
2、能力情况分析
在这方面,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进行了一次调查,根据这份最新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大型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的现状: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我国财务管理人才在参与企业管理、贡献更大的自身价值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市场地位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财政部原副部长张佑才在谈到决定一个企业或公司效率和效益的高低的因素时表示,三分靠技术,七分靠财务管理。然而,在现实中,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的市场地位不容乐观。
(一)对财务管理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实际上,这从我国企业和财务人员整体对财务管理缺乏概念和了解上,完全可以看出。
1、从财务管理人员自身认识来看。清华大学教授于增彪就表示,甚至于很多企业财会人员就算用着财务管理的相关方法计算着成本、编制着预算,但依然没有很好地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企业财务人员尚且缺乏对相关的财务管理的理解和了解,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自然成为一句空话。
2、从企业自身的认识来看。企业也是如此。且不说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只做记账算账的基础性工作,即使在一些已经开始进入财务管理初期应用的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也缺乏基本的概念了解。尽管当前在中国企业中,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等内容均或有涉及,但大多与会计混为一谈,缺乏系统的应用,对这些方法的价值未有充分的认识和挖掘,既不知其属于企业财务管理学科体系,也对财务人员在该领域知识和能力体系的培养和锻造颇为迷茫。
(二)财务管理人才的作用发挥与发达国家差距大
根据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在2013年开展的一项调研结果展示,当前在中国企业中,不管是否设置有管理会计部门,管理会计人才大多仅止于发挥传统职能的作用,比如预算管理、财务数据分析、成本费用管理和财务预测、为管理层提供财务及非财务信息以支持商业决策等职能,而相对决策性职能的发挥却不太理想,包括投资项目绩效考核与评价、风险管理和参与战略制定方面的职能。可以说,真正能担负起管理会计职责的人员却极为稀有。据初步统计,国内企业超过85%的财务人士担任财务会计(核算会计)职位,他们80%以上的时间用于记录与核算,充当着“账房先生”的角色,大多数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人才。(未来书稿中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提法还有待进一步的确定)
当然,我国也不乏财务管理做的比较好的企业,比如,成功的如海尔集团、华润集团、神华集团等。综观这些企业的成功之路,吸收、培育和锻造一支既懂财务又懂业务的管理人才队伍是其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然而,而更多企业则逐步品尝到财务管理人才匮乏的苦果。一个在圈内流传甚广的故事是:波音、空客等大型航空制造企业每年都会进行全球采购,他们会在统一的标准下,对来自中国、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家或者地区企业提供的产品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最优的产品。出人意料的是,一向在成本上具有优势的中国企业并未报出有竞争力的价格,相反,中国企业有的产品报价比其它国家或地区的企业高。这中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企业缺乏高端财务管理人才,成本预测比别人高,产品报价就比别人高,从而导致了竞标失败。
反观国外,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情况,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受到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力推崇。据了解,美国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中,90%的会计人员从事管理会计等财务管理相关的工作,75%的工作时间用于决策支持,比如会计师、成本会计师、管理会计师、财务经理以及首席财务官(CFO)等。

第二节 面临的新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一新常态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清楚认识、把握所面对的形势变化,才能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
当前,全球化的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变化。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要求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的国际化,当然,这就离不开财务人才的素质提升和人才的国际化。过去纯粹的国内财务管理,其财务活动局限于本国范围之内,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等活动通常不跨越国界,这在计划经济环境下是常见的。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企业的财务活动跨越了本国国界,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关企业、单位、个人发生财务关系,企业筹资、投资、分配等活动,均超越国界。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境外投资日益增长,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中国是世界上直接对外投资的第三大经济体,早在2014年,我国境外投资总额就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预测在未来五年,投资额将保持至少10%的年增长率。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他们对协助其海外扩张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目前财务管理人才的供应将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一些企业在人才供需上遇到的挑战将极有可能持续甚至加剧。长远来看,这种情况将影响到公司的盈利,削弱其竞争力,甚至有可能增加他们所承担的业务风险。可以说,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着转型的巨大挑战,中国企业已开始迫切需要一大批拥有先进理念,与国际接轨的财务管理人才。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
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着较大的影响。当然,具体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不能例外,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较其他领域更为深刻。
(一)在财务管理规则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财务管理规则的国际接轨问题日益突出。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的全面对外开放,为进一步改善我国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商资金,加快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发展的步伐,促使我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增长,要求财务管理这一国际商业语言应进一步提高其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增强其透明度,以利于财务管理信息用户在进行筹资、投资、经营决策时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避免决策失误。这就要求各国财务管理在处理具体财务事项时,应遵循某种规定,都按通行的做法来办理。无疑,我国财务管理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既是我国加入WTO后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财务管理变革的必然趋势。可以说,财务管理方面的法规、准则、制度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我国财务管理必将全面与国际惯例接轨。
(二)在财务管理环境方面,随着现代信息科学的兴起,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新兴产业不断涌出,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及世界经济朝一体化方向迈进等,财务管理正在孕育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条件的需要,我国财务管理工作也必须更好地适应正在变化的时代需要。在知识经济社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人力资源是任何企业、组织都不可缺少的最宝贵资源,当今时代,企业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国家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当然,作为财务管理人员,也应该自觉认清这一新形势。
(三)在财务管理领域方面,长期以来,企业财务管理的进化,无论是在规则、内容还是组织形式上,一直都是非常缓慢的。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管理无论是在领域上,还是在空间、时间与效率上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财务管理的职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目前,中央提出要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目标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迫切需要财务发挥其应有功能的内在要求。以我国知名企业华为公司为例,过去财务部门主要从事传统的财务核算管理,企业规模小的时候,还可以人为控制风险,但随着公司转型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复杂、供应链越来越长,客户差异越来越多,如果没有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支持的财务管理体系,财务风险将很难控制。
可见,不论是外部环境,还是企业自身发展,都对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财务筹划,保障资金获取、优化配置、高效运用;要防范投资风险,加强投资和经营的全过程监管;要控制风险,实施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经营成本,确保经营收益;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信息的有用性,提升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因此,财务管理转型势在必行,财务管理人才也必须主动适应这一新变化。
三、企业自身情况的变化
近年来,中国企业所面对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论是全球性竞争,还是国内竞争都日益激烈,这不可避免地令市场环境趋向产品同质化、技术公开化和渠道透明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依靠提升内部管理的精益化程度来谋求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核算方面,在投资管理、融资管理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企业成本上升给财务管理带来压力和挑战
企业必须主动适应新的市场状况,加强转型和升级才能提高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具体到转型和升级过程中,企业必将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环境治理、技术改造、资产重置以及高新技术研发等,这样就会引起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大提升,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比如,对于住宿和餐饮企业来说,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企业想要长久生存必须要缩减财务管理人员,同时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这样就会使企业面临人员减少和效率提高的困境,这也会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
(二)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给财务管理带来压力和挑战
近年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普遍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其利润空间会进一步缩小。从整体上来看,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企业只有加快自身转型,提高自身的技术优势,捕捉新的利润增长点才能够实现良好的生存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要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质量,帮助企业提高盈利能力,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可以说,要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推动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高端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知识与经验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培养一大批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财务、投资等专业人才,已是当务之急。可以预计,相应的具有丰富国际金融、投资、财务管理的知识和经验的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将成为社会最热门的金领人才之一。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正确认识、把握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对于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国际化能力欠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尤其是中国经济现已进入“新常态”的阶段,境外投资和“一带一路”的战略都将给经济转型带来巨大影响。特别是在公司国际性融资、合并、上市及收购方面,中国需要有大量具有国际水平的专业财务管理师。然而,相关权威调查发现,部分企业难以吸纳合适的会计人才协助其境外扩张和加强海外竞争力。目前,国内财务人才体系中普遍存在一般财会人员过剩、国际型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严重稀缺的现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财务管理的国际接轨问题日益突出。有调查表明,未来几年内这类人才的需求相当大,急需相关培训、教育工作,来填补相关培训领域的空白。据不完全统计,仅黑龙江省对国际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的缺口,就已经高达2万人。
(二)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素质不强
一方面,就当前形势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以市场决定资源的配置方式”,核心和起点是资金相关活动的市场化导向,新的环境下的增长、收益、成本、风险的更好平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转型”、“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以及人民币进入SDR篮子、“人民币国际化”等等,都必须以资本市场为依托并与资金或财务管理相关联,意味着资本大时代的迎面而来;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应对的关键是与知识、经验、能力、执行等密切相关的、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并向更专业化、更国际化、更精细化、更前瞻性的金融或者科学的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方面提升。其与传统的会计具有不同的侧重,传统会计主要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记账或账务管理,而财务管理侧重于按照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在开放的系统里,进行有效的、主动的财务运作与管理。
另一方面,在企业经营管理向科学化和精细化转型的必然趋势下,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管理水平偏低,甚至相当一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还处于“仅限于做帐”的阶段,对于作为一名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比如独立的判断、超强的商业意识、对业务的透彻了解、在资本市场游刃有余的运作以及战略性的眼光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从衡量价值的财务会计向创造价值的财务管理人才转型不够,难以承担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所应承担的领导者、组织者、顾问、规划与整合专家等多重角色,阻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甚至于,当前很多企业暴露出来的问题,资金链的问题,乃至所衍生的一些社会群体事件,也是财务管理方面素养的严重不足的问题。这对于整个经济的推动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对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一定的风险或隐患。
(三)结构不合理
我国财务行业的现状是:体量庞大,但是,传统会计人员过剩,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奇缺。一方面,低端财务人才严重泛滥,高端不足。由于会计以及财务管理专业进入门槛较低,就业率较高,因此,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很是火热,不仅仅会计相关专业在考,就连一些师范类专业,其他毫不相关的专业学生都在考,因此,造成了低端人才市场供大于求,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等现状,从而把会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以及工资迅速拉低。
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扩展,造成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因此诸多企业需要更多不仅能够做财务报表,而且要能够制定财务战略,分析财务问题的高端人才。传统的财务管理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一名现代意义上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尤其是CFO等,必须突破传统财务视野、从战略高度把握财务管理、公司治理、资本运营等知识,真正具备全球战略眼光、深入了解相关国际规则。
二、成因分析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人才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着深刻的复杂成因。但总结起来,不外乎人才的供给和需求两大方面,而这两大方面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企业财务管理人才荒。
(一)从人才培养层面看,我国企业长期存在重会计、重记帐而轻财务管理的现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视不够。可以说,传统的会计职能中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的一面发展较快,而决策和战略支持的一面则遭受冷遇。
在高校教育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所有大学都会设置财务管理相关专业,而这些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多偏重财务会计,对企业财务管理知识的培养少而零散,这导致学生对财务管理的方法缺乏了解,从而造成了国内财务管理人才的巨大缺口。在后续教育方面,作为我国财务管理人才的管理部门,为培养人才,财政部历年来实施了多项工程,比如,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建设国家会计学院,筛选培养领军人才、会计名家等。然而,这些培养体系也大多侧重于财务会计,缺乏对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的完善培养体系。
(二)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层面看,由于我国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了市场不需要财务管理人才的假象。
一方面,过去30年间,中国经济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大批企业诞生并获得了快速发展。然而,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企业大多依靠自己的摸爬滚打,由于遇到了较好的发展机会,效益和规模发展较快。面对市场的遍地黄金,他们更多地关注业务的拓展,而鲜少关注内部管理,更少有企业认真总结自己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也缺乏可以参考的实践。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应用实质属于企业管理层面的动作,不仅与业务紧密结合,而且往往涉及组织制度变革等问题,因此,其推动力并非来自财务部门,而是需要企业管理层的理解和认同。
然而,在我国企业中,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还较为陈旧,对财务的理解局限在财务会计领域。同时,由于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往往是长期和持续的,无法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而中国企业管理者又大多缺乏战略意识,且过于重视短期效益,因此,对财务管理的价值缺乏了解,对其理念和方法缺乏理解或难以接受,令财务管理的应用阻力重重。
企业长期缺乏对财务管理的应用,自然也就“不需要多少懂得财务管理的人才”。在人才市场上,企业对人才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缺乏要求,而即使招揽到掌握财务管理知识的人才,也缺乏让其施展拳脚的土壤。本来掌握了一定财务管理知识的人才在企业失去了应用知识的机会,长此以往,自然难以获得发展和进步。
过去三十年,是企业家的天下,因为他们在经济腾飞期中敢于承担风险,找准机会就能成功;而未来三十年是经理人的机会,只有把管理做好,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而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的一部分,财务管理人才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